当前位置:首页 > 电脑常识 > 正文

人民日报评“蓝瘦香菇”:过度用网络风行语是种病 8090安适门户

11-22 电脑常识


如今的网络风行语,有时候每每“风行”得让人莫名其妙。好比说比来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仅仅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流传,让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近期网上热传的“2016年十大网络风行语”的帖子中,与“蓝瘦香菇”一同入选的还有“洪荒之力”“老司机”“狗带”等等。
如果说“洪荒之力”还是源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事件的话,那么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网络“原生态”,而且每每具有这样的特性:俄然发生发火、病毒式流传、寿命大多很短——就如同一场风行病。
网络风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因为终究有一些网络风行语已在口耳相传中“扶正”,得以登上大方之堂,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增补,如“给力”“蛮拼的”等等。但无论如何,过度使用网络风行语对付我们的一大影响是,毕竟患上了“语言贫乏症”。
有人曾对昔人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风行语做了一番比拟:昔人人形容人标致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昔人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昔人人表达哀痛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比拟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缄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会不会也被本身表达的匮乏惊呆了?
网络世界无穷尽,现代传媒的流传感化和影响不成小觑。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迅速被流传,其实很洪流平上取决于网民的搬运感化。一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也正是操作这一点,让一些粗鄙的“网络风行语”蔓延网络。
或许我们应该相信语言的“自净能力”,不用过于担忧害怕,因为从昔人至今语言一直在融合、创新、裁减,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但终究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对付小我私家来说,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而聪明的人,总会在泥沙俱下的“潮流”中挑选出本身想要的对象,而不是放任本身陷入“风行”的漩涡。

温馨提示: 本文由杰米博客推荐,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jmwww.net/file/pc/13294.html

博客主人杰米WWW
杰米博客,为大家提供seo以及it方面技巧喜欢的朋友收藏哦!
  • 11365文章总数
  • 1378074访问次数
  • 3279建站天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