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联手微软打假:淘宝天猫上的仿冒微软商品将严查
一 : 阿里联手微软打假:淘宝天猫上的仿冒微软商品将严查
阿里联手微软打假:淘宝天猫上的仿冒微软商品将严查
【TechWeb报道】1月8日动静,阿里巴巴集团与微软签署合作备忘录,将联合冲击在淘宝、天猫平台,展示、刊行、发卖、出口涉嫌侵犯微软公司常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产品、处事或信息的行为。
按照备忘录,在收到微软的合格投诉后,“淘宝”网与“天猫”网将在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删除或屏蔽售卖假冒、盗版微软产品的网页、内容、图片、链接等信息,从而制止消费者因为诱导而下载。
为了让误买未授权软件的消费者在遭受损掉后、能丰裕行使其维权权利进行索赔,阿里巴巴也将共同功令机关,协调付出宝等关联公司供给与违法行为相关的信息。同时,为防备这些违法行为的再次产生,阿里巴巴将凭据时时修订并经双方一致承认的有关法则对信息颁布者或者商品、处事的经营者予以有效惩罚。
阿里巴巴集团安适部资深总监倪良说,“阿里巴巴集团对常识产权一向非常重视,我们透过连续与合作伙伴和权益相关人士合作,来加强平台上的掩护常识产权法子,以有效地解决仿冒问题。微软在这方面一直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相信,这一协议将大大有利于构建电子商务环境的秩序,使消费者利益得到最大保障。”
据悉,阿里巴巴正在探索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打假模式,此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大数据打假,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数据抓取与交叉分析、智能追踪、大数据建模系统等技术,将假货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捞取出来。阿里巴巴此前暗示这一模式将对社会开放。
据介绍,阿里已经成立常识产权线上维权通道——IPR投诉平台,该平台调集了权利人资质提交验证、权属备份、反通知措置惩罚惩罚、数据分析等众多成果于一体,目前已经有赶过5.6万权利人注册使用。2014年前三季度,该系统共受理了种种权利人投诉近54万单,删除近600万件涉嫌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及专利权的商品。(周小白)
二 : 淘宝,天猫,阿里巴巴,这三个是什么关系?
,天猫,阿里巴巴,这三个是什么关系?
淘宝 根基是C2C为主要,如同一个集贸市场。大家哟什么对象都可以来买卖。天猫就像是个大型购物广场,广场里有各个大企业工厂的专门门店或者授权经销店。根基以B2C为主流。进驻天猫有门槛要求。 阿里巴巴 是批发市场。主要定位 B2B为主流。就如同我们去专业批发市场要买一批原料回来。 交易模式都差不久不多,只是定位的 交易的主题有所偏重。固然这三个店铺类型都不是完全绝对分隔的。有些企业 也开天猫店。也在阿里巴巴店 还开有淘宝店。全方位铺开,为的就是 辐射种种客户群。
(竭力为您解答,但愿给以【好评】,非常感谢感动~~)
三 : 那些年马云吹过的牛已兑现:阿里巴巴每天上税100万 淘宝3年不盈利
在多年前,马云说过的那些话,仿佛是一个闹剧,有人说他忽悠,有人说他吹了“一个大大的牛逼”——马云本身说,我得感谢感动阿里巴巴的员工,是你们,把这些牛逼都圆起来了,外界只看到我们的高调,但却很少人知道我们长达数年的对峙和期待。(]
那么,我们来看看,马云那些曾经说过的,和已经兑现的。
1、我们要做一个由中国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
这话最早说出来是在1999年,阿里巴巴当年刚刚创立。这几天广泛传布的一段视频证实,马云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已经立下了这个愿景,他跟那些充塞茫然的员工说,“我们要做一个由中国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这话后来又被他多次提及。
而到2014年,阿里巴巴启动IPO。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如果在IPO中实施逾额配股,最高融资额则有可能到达240亿美元,这将赶过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上市时筹集的220亿美元,到达历史最大规模。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市值将至少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前三。
2、阿里巴巴每天上税100万。
这故事说起来有点儿长远。
按照历史数据,创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集团,于2003年公布发表当年实现了日收入100万元;于2004年实现了每天利润100万;并提出一天纳税100万的方针。
2006年的时候,马云跟媒体说,阿里巴巴已经实现了这个方针,于是有人说,这家伙吹法螺吹破天了,并由此掀起了一轮口水仗。
只不过此刻看来,这个口水仗打得毫无价值,其时参预此中的人,除了马云,已经被媒体淡忘很久了。
而数据则显示,他还真没吹。
温馨提示: 本文由杰米博客推荐,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jmwww.net/file/it//1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