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PCIe接口卡Windows驱动程序(1)
本科毕业设计是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想开几篇博客来介绍使用WDF开发PCI/PCIe接口卡的驱动程序方法。
这个系列的博客将首先用一个篇幅为不懂Windows 下PCI/PCIe驱动开发的介绍WDF和开发环境搭建,接下来几篇将直接讲述程序编写,
看完这几篇后,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通过500行左右的代码实现一个标准的PCIe接口卡驱动程序。
毕设题目的PCIe板卡是BAR0下映射两个5K的内存,偏移地址为0x20000和0x22000,源代码在:
https://github.com/lulujianjie/Spw_PCIe_Adapter_Software_using_WDF_and_Qt下的Spw_PCIe_driver_WDF文件夹下。
1.1WDM与WDFWindows平台下的设备驱动程序从Windows 2000开始都是以WDM ( Windows Driver Model) 框架为平台进行开发。以此模型开发,开发者需要一方面实现驱动程序与硬件的交互,另一方面要对操作系统内核进行操作,难度大。驱动程序容易出现问题,这也是Windows2000以来操作系统容易蓝屏的原因。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降低驱动程序开发者的开发难度,提高系统稳定性,微软推出了新的驱动程序开发模型WDF。WDF对WDM进行了封装,将驱动程序中与操作系统交互的细节由框架实现。这样驱动程序就从内核中分离出来,开发者只需要专注处理与硬件的交互,简化了驱动程序的设计,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WDM与WDF样例驱动程序对比如下表所示。通过该表可以看到基于WDF框架的驱动程序,代码量显著减少,开发起来更加容易。
WDF是UMDF(User Mode Driver Framework,用户模式驱动程序框架)和KMDF(Kernel Mode Driver Framework,内核模式驱动程序框架)的总和。由于本课题基于PCIe硬件设备进行驱动开发,涉及到内存读写等内核操作,所以使用KMDF框架来编写驱动程序。
1.2 Windows驱动程序我们知道Windows是一个分层的操作系统,它的运行依赖于上层组件向下层组件的调用。一个简化的I/O流模型如下图:
通过参考《竹林蹊径 深入浅出Windows驱动开发》和《Developing_drivers_with_the_Microsoft_Windows_Driver_Foundation》,WDF抽象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WDF已经把驱动程序开发做了很好的封装,开发者只需要定义框架对象和编写事件回调函数。WDF中也采用对象,但是它和C++这种编程语言中的对象不相同,毕竟WDF是C写的。如何解释WDF的对象我也做不到,我的一直把WDF中的对象看做一种数据结构,比如WDFDRIVER对象,其实就是一个与驱动程序相关的结构体。另外,WDF中也有例程这样的称呼,是对routine的翻译,可以理解为函数体。所以简单来说,对PCIe驱动程序来说,,开发者需要定义一些结构体,编写几个函数就ok了,具体如何被调用,那就是WDF框架内部的事情了,我们只需要知道,当我们注册好编写好的回调例程之后,当事件发生(设备插入、设备打开、I/O操作等)时,WDF会自动帮我们调用相关的例程。
1.4 开发环境搭建Windows 驱动程序开发工具包 (WDK) 与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和用于 Windows 驱动程序的调试工具相集成。该集成环境给开发者提供了开发、构建、打包、部署、测试和调试驱动程序时所需的工具。
温馨提示: 本文由Jm博客推荐,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jmwww.net/file/70216.html